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,积极响应安徽省“博爱在江淮益行计划”的号召,8月13日-16日,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以“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”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一支由21名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,活动为期4天。
情系困难群众助力精准扶贫
本次社会实践中,实践团队深入长山村走访贫困农户,与困难群众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,听取他们的所思、所盼,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现状,询问存在的困难、问题,他们走在田间地头,与正在劳作的村民交谈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最新的扶贫惠民政策。结合“五清一改”农村清洁行动,志愿者们入户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政治的重要意义、“五清一改”的重点任务和内容,帮助村民进行房前屋后卫生清洁。此外,队员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,协助处理农活、帮助空巢老人担水、生火做饭等志愿服务。耐心的询问,悉心的聆听,真情的服务,为贫困家户带去了最贴心的呵护。
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温暖阳光
暑假是每个孩子都向往的美好时光。但是,对于许多留守儿童来说,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,漫长的夏天并不精彩。8月13日上午,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,志愿服务队来到枞阳县长山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学业辅导、亲情陪伴、自护教育、素质拓展等形式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发放慰问礼品。在与学校老师初步了解了留守儿童情况后,志愿服务队员们与孩子们从自我介绍开始,在一系列有趣的破冰游戏中,增进相互了解。
为期三天的关爱活动内容丰富、活动充实。学业辅导课上志愿者们耐心回答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,巩固了孩子们的学业发展;绘画和剪折纸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力,领略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;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游戏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,教会了孩子们正确面对竞争与合作;体验式的应急救护教学,让孩子和家长们掌握面临突发意外事件时的救护方法,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;集体生日会上大家用爱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;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记录了孩子们对在外打工父母的思念之情。活动最后,志愿者们将精心准备的装有书包、文具盒、笔、练习本等学习用具的爱心包裹送给了每一位孩子,叮嘱他们注意暑期安全,一定要好好学习,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关爱。
助力文明交通争创文明城市
文明交通是城市的一面镜子,也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名片和窗口,更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,推动文明交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、齐抓共管。为全面提升全社会道路交通文明程度,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,16日,青年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,在人流密集的红绿灯路口,协助交警执勤,志愿者们通过劝阻横穿马路、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,教育引导市民遵守交通法规,文明出行,为广大市民营造出一个平安的出行环境。此外,志愿者们在进村入户的帮扶过程中,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和宣传制品、讲解交通安全常识等形式对广大村民进行“面对面”宣传教育,通过讲解闯红灯、超速、无证驾驶、酒后驾驶、乘坐超员车、乘坐无牌无证车、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和严重后果,引导广大村民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努力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,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,切实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安全。
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文化、科技、卫生的发展。同时,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又是青年学生历练自己的机会,它将短期社会实践与长期个人成长相结合,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群众、深入农村、深入基层,进一步锤炼品质、践行真知。(稿件来源:院团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