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名称
数控车编程技能竞赛
二、项目负责人
牛涛、陈静
三、竞赛目的
推动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,加强数控技术、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机制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技能训练,推动职业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,激励高职学校师生爱岗敬业、自强不息精神,展示高等职业学校数控类专业的办学成果,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,以及交流新知识、新技术在数控技术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经验。
四、竞赛要求
1.职业道德
(1)爱岗敬业,忠于职守;
(2)努力钻研业务,刻苦学习,勤于思考,善于观察;
(3)工作认真负责,严于律己,吃苦耐劳;
(4)遵守操作规程,坚持安全生产;
(5)着装整洁,爱护设备,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有序,做到安全文明操作。
2.相关知识与技能
(1)数控机床及工作原理(组成结构、插补原理、控制原理、伺服系统)。
(2)数控加工工艺(加工工艺规范、工件装夹与夹具应用、刀具及切削参数选择与应用)。
(3)编程技术(程序格式、常用指令、子程序、固定循环)。
(4)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应用。(加工过程仿真、程序验证、干涉检查、质量检测和工艺优化)
3.竞赛标准
竞赛内容要求应包括国家职业标准《数控车工》中、高级工的要求。
五、竞赛班级及指导教师
2023级数控技术班级 指导教师:牛涛、陈静
2023级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 指导教师:牛涛、陈静
2023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班级 指导教师:牛涛、陈静
六、竞赛时间
2024年12月30日(第18周)
时间:下午4:10-5:30
七、竞赛地点及场地设施
地点:工业技能中心北二楼数控仿真实训室
比赛工位:每个选手一台计算机,上海宇龙数控仿真软件
八、竞赛方式与内容
(一)竞赛方式
竞赛采取个人比赛方式。
(二)竞赛内容
在数控仿真系统上完成零件程序编制及仿真加工任务。
九、竞赛规则
1.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,并佩戴参赛证按竞赛时间,提前2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,由竞赛现场监考人员组织参赛选手对号入座。迟到15分钟者不得参加竞赛。
2.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,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,所有存储设备、通讯、照相、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。
3.赛场内应保持肃静,不得喧哗和相互讨论。比赛过程中如出现问题,应立即向监考人员反映,得到监考人员同意方可暂停比赛,否则时间照计。
4.监考人员和赛场工作人员如发现有不遵守以上规则的情况,应及时制止和作好记录,并迅速报告裁判解决。
5.比赛过程中,选手若需休息、饮水、上洗手间等,一律计算在操作时间内。
6.参加竞赛的考生在竞赛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操作位置,不得与其它考生交谈。有问题不得向其它考生询问,必须举手向监考老师询问;
7.竞赛操作结束后,参赛选手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。
十、成绩评定
1.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由大赛裁判组负责。
2.理论知识竞赛由评分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统一阅卷、评分与计分。
3.实际操作的成绩,由现场操作规范和试件加工质量两部分组成。其中操作规范成绩根据现场实际操作表现,按照现场操作规范评分标准,依据现场裁判员的赛场纪录,由现场裁判组集体评判成绩;试件质量依据评分标准,根据检测设备的实际检测结果,进行客观评判、计分。
4.理论知识、数控仿真软件操作和实际操作竞赛各项成绩按所占权重累加,确定总成绩。依据总成绩确定参赛选手的最终名次。若总成绩相同,不能分出名次先后又必须排出名次时,须计算小分。先比较实际操作成绩,以成绩高者名次在前;若还不能分出先后,再比较理论知识成绩,成绩高者名次在前;若仍不能分出先后,取相同名次。
十一、评分标准
一级指标 | 比例 | 二级指标 | 比例 |
零件质量 | 30% | 尺寸精度 | 15% |
表面质量 | 15% | ||
工艺方案制定 | 15% | 分析零件图工艺 | 3% |
确定加工顺序 | 3% | ||
选择刀具 | 3% | ||
选择切削用量 | 3% | ||
确定工件零点,绘制走刀路线图 | 3% | ||
编程加工 | 40% | 程序编制 | 20% |
操作加工 | 20% | ||
刀、夹、 量具使用 | 10% | 游标卡尺使用 | 3% |
刀具的安装 | 4% | ||
工件的安装 | 3% | ||
安全文 明生产 | 5% | 按要求着装 | 1% |
操作规范,无操作失误 | 2% | ||
认真维护机床 | 2% | ||
总计 | 100.00% |
十二、评奖方式
1.评委组成
牛涛、陈静
2.奖项设定
一等奖2名,二等奖3名,三等奖5名。